在國家發布的“能源十三五規劃"及“互聯網智慧能源"發展指導意見的推動下,園區綜合能源系統建設及綜合能源服務業態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動,改變了傳統能源系統互相獨立的產供消方式,構建“電、熱、冷、氣"橫向多能耦合、“源-網-荷-儲"縱向多能協同、以及能源生產、傳輸、存儲、消費都靈活高效的綜合能源系統。
智慧園區發展
園區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
l園區1.0:主要是提供基礎設施的物理空間。
l園區2.0:在1.0的基礎上聚集產業鏈、提供配套服務,目前很多園區都處于2.0階段。
l園區3.0:在2.0的基礎上加上產業鏈的整合、網絡化、提供創新機制和生態氛圍,借助共享經濟及IT技術,構筑智慧園區。
對于智慧園區3.0來講,綠色、智能、安全是園區發展的支柱。
l綠色:包括能源高效利用、環境監控
l智能:數字化、信息化開放平臺的建設
l安全:能源安全、運營安全、信息安全
園區智慧照明
智慧園區樓宇照明:人來燈開,人走燈滅;根據光線暗弱自動開關燈,自動調光;在接到消防、安防報警后,自動將選定區域強制開關燈;根據用戶要求設定場景控制。
智慧園區路燈照明:根據經緯度算法計算得出當地日出日落時間,根據一年四季變化規律自動調整;具備光輔助控制,如遇陰雨天、晨霧等天氣適當調整開關時間;更快的推進路燈節能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。
分布式清潔能源方案
光伏發電
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,具有清潔高效和就近利用的特點,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,同時還有效解決了電能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??刹捎霉夥嚺?、光伏屋頂、光伏墻等方式。
風力發電
風力發電指采用風力發電機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??梢杂行Ю每稍偕茉?,發電無污染,由于位于用戶側,有效降低電能傳輸損耗。
儲能單元,
可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單元,打造風光儲一體化系統。
冷、熱供應
供熱
三聯供,地源熱泵為主+蓄熱式電鍋爐調峰。
供冷
三聯供,地源熱泵、冷水機組為主+冰蓄冷調峰
電動車服務
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
針對用戶電動汽車充電需求,設計和建設充電設施。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,充電站/充電樁需求也日益增長,尤其是一些大型綜合園區,充電設施成為綜合能源規劃和改造中不能少的一環。
電瓶車智能充電
電瓶車在中國有著巨大的使用人群,在建設智慧園區時不能忽視這個群體,要打造安全智能的電瓶車存放和充電方案。
充電設施運維
針對充電設施進行監控、日常巡檢和維護以及故障處理。通過網絡監控充電樁實時狀況,一旦出現故障,在最短時間預警并通知相關人員及時處理。
智能配電
智能配電系指借助計算機技術、通信技術、AI技術等,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傳統的人工方式的配電管理模式。通過對用戶配電網絡和電氣設備的不間斷保護和監控,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配電系統的自動化水平,來實現系統可靠、安全、先進、高效的供配電,同時實現數據實時采集、數字通信、遠程操作與程序控制、保護定值管理、事件記錄與告警、故障分析等功能,提供大量的圖形和報表分析統計工具,幫助管理者提高運行效率。
綜合能源智慧管控平臺
可通過大屏幕、虛擬現實等技術提供綜合能源的互動體驗。通過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技術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。
基于BIM的變電站數字化建設管控平臺
通過應用互聯網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與建設進程相結合的辦法,建立了整個變電站精細真實的數字信息模型。按施工管控步驟分解,實現模型按照工程甘特圖進度建造增長。建立二維碼掃碼與模型的對應機制,落實數字化模型與建造過程中各真實節點的關聯。同時,通過搭建相應的管控平臺和開發App功能模塊,實現對電網輸變電項目的全壽命周期管理。采用BIM技術對項目工程量進行精確計算,加強物料成本信息的管控,提高工程量計算效率,節約了成本。